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(jié)所食。據說中秋節(jié)吃月餅的習俗于唐朝開始。北宋之時,該種餅被稱為“宮餅”,在宮廷內流行,但也流傳到民間,當時俗稱“小餅”和“月團”。后來演變成圓形,寓意團圓美好。
用料:低筋粉300g、紫薯餡適量、轉化糖漿170g、植物油80g
做法:
1.把轉化糖漿和枧水加一起混合
2.再把植物油倒入糖漿中
3.用手動打蛋器攪拌均勻
4.面粉過篩
5.放入糖漿中,把面團揉勻,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約一個小時后取出
6.餡和月餅皮的比例是6:4揉成團備用(正常比例是7:3,因為俺家不喜歡餡多就被改了一下)
7.取一塊月餅皮用手壓成厚薄均勻的圓形,面皮中間放入稱好的紫薯餡
8.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把月餅皮向中間推至到完全包住收口
9.月餅模具沾高筋粉,敲掉多余的高筋粉,把月餅團放入模具中壓平
10.模具翻過來固定在案板上,另一只手抓住扶柄用力按一下,稍微拿起再推一下
11.即可脫模
12.取烤盤放一張錫紙或是油布,把做好的月餅依次放入烤盤中,中間留點空擋。烤箱提前預熱170--200度(很多方子中都寫到是200度,俺家的烤箱出來就開裂,俺就改到170度,具體的可以按自家的烤箱溫度來定)上下火,時間約20分鐘
13.烤盤放入中層,先烤制15分鐘取出,冷卻約5分鐘刷蛋黃水
14.再用相同的溫度烤制5分鐘出爐,完全冷卻后放入密封地方回油即可
相關文章
[錯誤報告] [推薦] [收藏] 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